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9章 白银流入数量锐减,危机显现

【在发现大批的银矿后,东南亚的一些民间团体开始行动了,因为此时的嘉靖朝还在沿用海禁政策,贸易以武装走私商船为主,到后来,他们这些走私贩子甚至于倭寇河流,产生了一些极为庞大的海盗集团。】

【为什么大明的走私犯,宁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也要走私呢?】

【因为在大明王朝几乎封闭的市场内部,贵金属的购买力非常强大,白银在大明内部的价格远高于世界其他地方。】

【就好比,一两银子在别处能换到一斗米,在大明最高却能换到20斗米,相当于用日元1:1在华夏花销。】

【无论是普通交易,还是利用倭国的白银套取大明的黄金,其中的蕴含的利益都极为庞大,重利之下出勇夫,越来越多的商人参与走私,甚至不少的达官显贵斗参与其中,并未走私犯提供保护伞。】

【这些走私商人,他们将大量的商品走私输出,再从海外换回大量的白银,并且用这些白银购买土地和房产,走私贸易一片繁荣。】

【世界的另一边,欧洲,它的局势也开始变化,16世纪后期,西班牙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建立了殖民地,此时的西班牙从美洲玻利维亚银矿开采了大量的白银,迫切需要将手中的白银变现。】

【与此同时,明朝隆庆元年,朝廷正式宣布隆庆开关,正式解除海禁政策。】

【一方是手握庞大数量白银,想要开展远洋贸易的西班牙。】

【一方是急需白银,恢复市场积极性的大明。】

【双方一拍即合,以菲律宾马尼拉为中转站点,开始了大规模的贸易,从此,大明民间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地位,明朝的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。】

【最繁忙的时候,甚至出现了对美洲,对倭国,对欧洲等多条海上贸易路线。】

【来自大明的丝绸,瓷器等特产源源不断的出口到欧洲和美洲,海外商品贸易,不仅盘活了大明的市场贸易,并且为大明带来了数量极为庞大的白银。】

看到这,

大明位面。

老朱眼睛紧紧盯着石碑之上的白银兑换的例子,随即便有些不高兴了,:

“一两银子只能在外邦换到一斗米,却能在大明换到两石米?这里亏一点,那里亏一点,大明得损失多少大米啊?”

老朱虽说知道大明缺白银。

却是不知大明竟然如此缺白银。

虽说,来自海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